Monday, September 1, 2025

遇上阅兵

到北京,遇上9.3大阅兵。

夏虫不可语冰,我不得不如此形容自己。大国阅兵,要做的准备涉及的范围很广,广得超乎一个普通人的想象。

出门之前网上搜了搜新闻,大概知道靠近天安门的景点会提早几天闭馆闭园,交通路线会有更深严的管制,甚至某些地铁路线会暂停运营。

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好奇,这将会是个怎样的行程。

天安门、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我曾经参观不止一次。可第一次到北京的孩子们,对参观天安门与故宫,到底充满期待。

首日夜游王府井,尝试走到天安门附近,远远瞧一眼也好。未及半途,公安已请打道回府。

次日碰碰运气游很靠近故宫后方的景山公园。虽然因为人流量管制,无法抵达万春亭的最高点,却也无碍从高处瞭望故宫。能如此远望故宫,大家已心满意足。

第三日乘车,不但有机会路经天安门,还有机会望见为阅兵而准备的贵宾座位。过去走过的天安门广场以及宽阔的天安门人行道,如今排满了为阅兵而准备的座位和摆设。

原以为不会看见的,都见识了。

行万里路,接受不可预知,此心到处悠然。

#北京




Tuesday, August 26, 2025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Day 1: 中国深圳 宝安国际机场

乘凌晨飞机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早上近九点,又见机场滚圆像包了层蛇皮的白色建筑外观。

这个看似一格格的表面,大有乾坤。


左下图就是机场建筑格子外观的用处。
镂空,让阳光透进。
机场除了有本身的灯光,也有阳光辅助照明,与大自然融合。
右图是机场鸟瞰图。


当大家还在猜各国机场搬运工怎么丢行李,
深圳宝安机场在每个行李转盘带上,安置了闭路电视银幕,
透明让各班机乘客监督自己的行李怎么被处理。
屏幕上还有许多讯息供乘客参考。

2025年到深圳3回,碰上深圳经济特区的盛典,意义非凡。

深圳从无到有,结合很多省份人民的力量才有今天。
他们称自己“深圳人”。

鲜花自动售卖机,传达了许多讯息。
人民富了,方重视美感和仪式感追求。
社会进步,才有这种扫码自助服务。

遇上一家温暖的花店—-《花与陶》。
这个花店概念,在我另一个FB有详述。

这种扫码自取的模式,说明一个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已成熟到了一个程度。

机场选了《老碗会》这家连锁店,简单吃个陕西食物。酸奶、肉夹馍和枣茶。

在欧洲,好些国家不提供开水的。
都得买一瓶300ml 要价3.5欧元的蒸馏水/矿泉水。
若叫了一壶茶,水没了,要求添水,服务员会先告知得加2欧元。
在中国,以《老碗会》为例,现熬的枣茶,随便取。
















Monday, August 25, 2025

深圳之眼

深圳 岗厦北 地铁站,与 “深圳之眼” 同框。






Saturday, August 23, 2025

深圳有家<花与陶>

过了海关,真正踏足深圳。

不打算匆匆入城,想在机场内溜达溜达,竟让我遇见一家特别的花店。

我先是被一面隐隐约约透着绿色植物的蒙砂玻璃吸引。玻璃面上有几行字:

                   开间温暖的店

                   遇见温暖的人

因为“遇见”二字,我还以为是中国一家连锁面馆。反正都来了,就绕店看看它还有什么特别的装潢。

这一绕,不得了,再出现另一面爬满红玫瑰的花墙,留白处镶着:

                     圳好遇见你。

虽然这句套路话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但在这家店,让人眼前一亮的,正是那个“圳”字。在深圳开一家店,总算不辜负“圳”这个现成的谐音字,可以变的花样。

搞懂了,原来这店不是卖面食的,是卖花的。花店除了卖鲜花,卖一盆盆种得很有个性的绿植,还卖陶艺品。

整个空间属开放式,四面的墙不密封。走着走着,又一面透着店内绿植的蒙砂墙出现:

                       你逆光而来

          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与你相遇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天啊,我已经被这家花店的文案融化了。

店里没人。门口放了电话号码和说明。店主走开一下,如有需要可以根据花卉价格,自己扫二维码付款,然后直接取花。

花店还置有一个透明的,灯光做得透亮温暖的鲜花自动售卖机。我是个常买花的人,评估了一下,觉得售卖机里的花束,很超值。

最贴心的,是花店为购花者列出种种购花的理由:

                      一束花

              迎接您最重要的人

接恋人~~迎接你,心花怒放

接朋友~~友谊如花,重逢如初

接闺蜜~~闺蜜相见,花开满心

接亲人~~亲情如花,温暖归来

接客户~~尊贵如花,欢迎莅临

接领导~~敬意如花,欢迎您回来

过去我送过许多花束,也收过不少花束,有说得出理由的,也有全凭心情怠以说明白的;如今,<花与陶>这家花店已妥妥为我铺陈。

#深圳

#宝安国际机场

#见花如面

这就是最初抓住我眼球的墙。

刚到步深圳,就被这个“圳”字融化。

说的是我“逆光而来”?

像这样的鲜花自助贩卖机,中国机场还蛮普遍的。那些鲜花,包扎得很美,种类也特别。


一束花的意义。

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些磨砂玻璃真柔和。






见花如面。


Thursday, August 21, 2025

我的广播注脚

 浅浅记录一下昨天上AiFM节目的事。

《越夜越爱——聊一下》是AiFM新任台长领导之后,其中一档新的节目内容。季节式的进行,一季为期三个月,每周不同的嘉宾与主持人徐晓芬搭档。嘉宾们皆广播人。

昨天是我上这个节目的第二个月。9月或许会是完结篇。

虽然久不广播,毕竟曾经在这个行业努力浸淫不少年,节奏很快就找回来了。值得欣慰。

昨天晚上说了很多话。最满意的,应该是以下内容:

“ 广播与艺术工作很相似。

音乐、歌曲、文字和脑子里的内容,当这一切都变成声音,再打磨成一种美感听觉记忆,这就是我心中的广播。

具体的描述,就像摊开了画纸,绘染上对的颜色和构图,画作者的故事与情绪形成一股力量,逐渐在纸上晕开,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这是我的广播注脚,酝酿了这些年,终于成型。

#浅记9月20日


重点在背景的电子时钟墙。广播室的基本设施。

DJ晓芬。我们刚好都穿淡蓝和长裙。


新新媒体人 慧恩。


RTM, Angkasapuri这座小山上的星光。

https://youtu.be/cb-E0zZ8s3g?si=4oMVaWLqgzEsB74y

Tuesday, August 19, 2025

《越夜越爱——聊一下》 预告

朋友在日历上圈起2025年8月20日这一天。她说:“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三能在AiFM听你,是一个月里的其中一个小确幸。”

谢谢给我机会成为你的小确幸。

明晚9-11pm,《越夜越爱—— 聊一下》,我将会和DJ徐晓芬聊:人生的退场哲学。

遥想当年我离开广播这个江湖,退场心理建设做得并不足,结果天天梦见广播台。今日终于放下,倒想聊聊人生各种退场。

晓芬特地请我在明天的节目中,做一件我在退场广播之前会做的事——说一个《睡前小说》。

原本选了近年写的,比较长的一个故事。可是念起来需时9分钟,不是太适合现代“看得见的”,处处是摄像头的广播生态。文章念太久,听众都跑掉了。😅😅 我最后决定用一篇比较短的文字交差。

晓芬为我找音乐和歌曲,她自己也会在明天《越夜越爱》节目中念一首诗,大家交流切磋。

上晓芬的节目,感觉上是去付一场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约会。

明晚(星期三),你,也一起来哦!

#aiFM

#明晚9-11pm

#越夜越爱



Monday, August 18, 2025

从荔枝到榴莲

要写一篇与荔枝相关的文字很久了。

刚过的周末看了电影《长安的荔枝》,再次催促自己完成书写荔枝的心思。

去年与今年,连续两年荔枝季,我都身处广州与深圳。见到路边水果摊售卖红艳艳的荔枝,自是免不了买一袋尝尝。

妃子笑,名字让人充满想象的荔枝品种。

过去皇帝要尝荔枝,还得劳师动众。百姓官吏使尽办法保鲜荔枝之余,还得动用轻骑操最快的途径将荔枝送到宫廷。那些后宫妃子,还要是皇帝特别宠爱的,不过只能尝那么一颗。

而今的我,能身处岭南,实现新鲜荔枝自由,实属幸运。

当然,荔枝吃过头也可能上火,变成喉咙痛。能吃成这个境地,也堪称凡尔赛了。

如果矜贵的荔枝,从采下到食用,不加任何保鲜处理,最佳赏味期至多三天;那我倒觉得马来西亚盛产的榴莲,赏味期要求更苛刻。

一粒榴莲清晨从树上掉下,倘若晚上还未被剥开食用,每一小时流过,肉质味道口感香气,都会逐渐变质。本来的干包,渐渐变得稠湿;本来密实的果壳,也要裂口微笑,快速氧化一房房的果肉。

即便榴莲经过特别保鲜处理,那些吃过当日从树上掉落的榴莲者,必定能尝出细微的差别。

我看过一个视频,话说一位在中国还挺有知名度的星马歌手,花好几百块钱从商场买了一粒冰冻如石的榴莲,吃之前还得解冻好几小时呢。

好不好吃是另一个问题,最重要是乡愁有价。

今年在广州过端午。一位来自广西的朋友说,端午过后,夏至之前,他家乡的荔枝最好吃。我谷歌了一下,原来妃子笑和白糖罂属于早熟的荔枝品种,夏至之前成熟。夏至之后,就是糯米糍、黑叶、仙进奉、桂味 的天下。

其实广东省有好些郊区有荔枝园供游人现采现吃,乐趣不逊澳洲果园采樱桃和桃子。

观赏《长安的荔枝》,有一幕说到贪官污吏为了讨好皇帝,设想荔枝不离枝干,或可延长其鲜。于是将荔枝园那些需时20载才结果的荔枝树,一一砍下,以马车速送京城。

一棵棵荔枝树,树干断裂的声音,爱植者听了无不心痛。我看着电影画面,思绪飘到劳勿那几座经历几许风雨的榴莲山上。那些猫山王榴莲树,被大肆砍下的声音,想必也让人听了无比心碎。

在广州住在一家很道地的酒家附近。下雨,难得进了这家 《金旺旺》一尝当地人的美味。内馅是咸蛋流沙。

在广告牌里找到第一张照片那道点心不?

深圳的妃子笑。

朋友送的荔枝。厚重情谊。


Monday, August 4, 2025

你那边几点?

2022年9月开始,几乎每周,我都会在越洋视讯通话之时,问手机屏幕里的儿子:“你那边几点?”

其实,我自己也可以计算时差,不是相差7小时,就是相差8小时。然而,我总习惯这么问。电话中孩子身处的地方,日光与我们这里明显不同。我们房间外面的天色,乌黑一片;他所在的地方,正值最活跃的下午时分。

有时他边走路去校园或市区,边和我们通电话。背景一栋栋建筑物像走马灯流过,有时候灰蒙蒙下着细雨,有时候蓝天白云。我们这儿,人已半躺床上准备入睡了,忍不住我又问:“你那边几点?”

2025年4月,我终于来到我常问“你那边几点”的地方。更准确的说,我来到那个时间区域,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到爱尔兰。每每到了傍晚夕阳最灿烂的5点钟,我知道在马来西亚的先生和小女儿已结束一天的忙碌,开始另一天新的生活。他们也许早已入睡,也许还贪恋一日留下的余剩时间刷刷手机,但,很快就得休息。

而我这里,夜未开始,处处活色生香。几乎所有店铺或购物中心,5点或6点就下班了。这个时候餐馆和酒吧开始鲜活起来,餐桌已经从室内蔓延,摆到户外了。无论中外皆知夕阳无限好,趁太阳挤出它一日最后的光与热,大家以香槟红酒鸡尾酒对饮,以笑声细语在微冷的空气中流动,致敬美好的黄昏。

我看着快乐的路人,想着已沉睡的马来西亚家人。如果一个人的睡眠基本上是6个小时,稍后凌晨,我准备就寝的时候,我马来西亚的家人就要准备起床上班上学了。

多神奇啊!我来到欧洲,几乎每天都醒着参与了我最爱的家人每一天的睡眠时间。我每一天都与睡眠中的他们同在,只是我没有走进他们的梦里。

在欧洲的我每次与先生电话视讯,从没想过要问“你那边几点?”。我是那么熟悉他的生活节奏,我只在他的夜里给他打电话。

后来,我从欧洲回来马来西亚了,以为“你那边几点?”这个问句不会再出现我和孩子的对话中。

昨日女儿从英国约克(York)致电视讯,让我们在电话中同步看看约克街景。那边阳光灿烂,我不禁又问:“你那边几点?”

谷歌大神科普👇👇

#爱尔兰的时间调整是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凌晨1点(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开始启用夏令时,在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点(爱尔兰标准时间)启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这意味着在3月,时钟会向前拨快一小时,而在10月,时钟会向后拨慢一小时。 

#ghent根特

#Belgium比利时🇧🇪





Tuesday, July 29, 2025

风中的木槿花

热了超过一周,今早下了一场大雨。

走过了许多气候宜人的地方,每次回国,回到马来西亚还是心生欢喜的。

机场出来,一股热中带潮湿的空气迎面扑来,第二天若艳阳高照,那股热劲更甚。可我最清楚,洗好的衣服拿出去晒,半天就干透。衣服细菌杀了,还留下太阳晒过的气味。

烈日高照的白天,呈各种动物形状的云朵,妥妥在天空轮番飘过。傍晚若也没下雨,必然霞光灿烂。火烧云、鳞片云,铺在色彩绚丽的天际。

炎热到极致,天空就来一场暴雨。暴雨不长,一两个小时之内,渐渐消气,周遭环境被大雨洗刷得明明朗朗。

这就是马来西亚。

大雨洗净大地,本来是件快活的事。可是如今大雨,也恐怕快活二字说得太早。长期阻塞的沟渠,长期没挖深的河道,造成一雨成灾。摩托骑士撞路上窟窿,轻者受伤重者丧命,还有那些泡水的车,泡水的房子呢?

气候没错,错在怠于解决治理。

这几天邻国印尼烟霾来袭。这类霾害已经绝迹5年以上。烟霾再现,忍不住上网搜一搜印尼佐科.维(Joko Widodo)总统到底卸任多久了? 2014年10月上任—2024年10月卸任。资讯看过了,然后自己默默思索,法治是有多难啊!

别只怪印尼。今年3月伊始,万宜和加影二区,每到深夜,焚烧废塑料气味开始弥漫至晨曦,涉及方圆好几里的事,像个夜里的恶魔在黑暗中行事。人们投诉再投诉,也要到7月份才稍稍减缓。这种事,谁该问责?

气候没错,错在哪?大家绝对通透。民众能做的,就是努力下情上达。爱民如子,则由谁来诠释?

那天见到几棵木槿树花开得盛,花儿在风中摇曳,忍不住摄下它们的美。心中对它有份特殊的情感,大红花大红花,那是我们的国花啊。






Thursday, July 24, 2025

郁金香

 在荷兰

🇳🇱阿姆斯特丹,我实验了好几种拍摄郁金香的方法。皇天不负有心人。


别人说“实现什么什么自由”。我今天就“实现拍摄电脑屏幕郁金香自由”。
#amsterdam
#参观了梵高博物馆那个傍晚








Wednesday, July 23, 2025

他在羊角村

他在羊角村。

荷兰电影导演Bert Haanstra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