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4, 2025

欧游Day 28:爱尔兰Cork (科克)

 欧游Day 28:爱尔兰Cork (科克)

提笔写这一天,心情有点复杂。

科克(Cork),这是个仅次于都柏林(Dublin)的爱尔兰第二大城市,甚至有爱尔兰“南部首都“的称号。

儿子选择到这个城的科克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Cork, UCC) 研究所升学,我也没有特别去了解这个城,只是上网看看UCC校园,被校内古建筑深深打动。

长子与长女的求学过程,除了自己得处理申请学科以及入学的种种行政工作,对他们而言更棘手的是处理住宿问题。

爱尔兰是个相当讲究环保的国家,不会,似乎也不想高楼拼命起。近几年爱尔兰留学生剧增,加上爱尔兰政府也批了很多移民和收容了相当多的难民,居住空间变得紧迫。

我记得儿子刚到Cork这个城,我们请他拍一拍城市照片给我们看看。他说没啥好拍的,跟加影没差,不过是几条街,楼房都没有加影那几栋公寓高。😅😅

欧游第28天,我从都柏林坐了2个小时半的火车,来到他在爱尔兰念书的城,发现Cork原来满满亮点。整个城虽然没有都柏林的古典时尚兼具,但不乏自己的活力和特色。

River Lee(李河),Cork的母亲河,在市里的河面比起都柏林的利菲河(River Liffey)宽多了。河水蓝蓝的,多座不同设计的桥横跨两岸。在李河桥上一眼望去远处,许多民房住宅都建在山上。小城处平地,一旦走远一些,就得爬坡。

这个城历史悠久,因为不处在古代政权中心,那些古建筑物还是比较淳朴,不精致雕琢。根据女儿科普,这个城的当地人,有强烈的地方自豪感,捍卫自家的方言和口音(即便说英语),甚至希望有一天自己自治。

抵达Cork的这一天,儿子当天得应考,考场也不设在校园。为了不让他分神,我和女儿约他傍晚六点考完试才与我们在市里会合吃个晚饭。

女儿之前有到过UCC校园参观,可以替代儿子当我临时向导。校园翠绿如茵,再加上距离市区要步行20多分钟,不失为清静的读书好地方。

那天天气确实非常好。两个孩子常说爱尔兰阴天雨天多于晴天。我抵达爱尔兰那几天,老天给足面子,都给我发放好天气。甚至还遇上爱尔兰几十年不曾出现的4月春天最高日温记录——摄氏25.9度。

UCC校园在好日光照耀下,一草一木皆美。儿子考完试,以为我们已到市区,哪知我们还在校园。他赶紧又从市区回到校园“尽地主之谊”。

晚饭前,路过他居住的小窝。小小一栋旧楼房,打开木门,暗暗的楼梯间,分别可抵达分属不同屋主的三层楼房。木楼梯老旧,不堪承受我们的体重,我们每拾一级楼梯,它就咿咿呀呀发出岁月的轻叹。

儿子房东住三楼,木门一开,暗暗的走廊,只容得下两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就是三个房门,没有其他了。儿子房间很小,天花板很低,租价很高,不成正比。

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儿子眼里Cork比不上加影。住得不理想的时候,日复一日,一个人挺难快乐起来。

#Cork

#ireland

离开火车站,入城最先看到的景观,还未进入中心。

Cork 的母亲河——李河(River Lee).

望去远处皆民房。

Cork市中心,建筑物色彩丰富。

这街道比较多有品牌的店。

像这种很有心思的绘画装饰,在城里不少。

店铺小小,但具特色。

Cork街景。

这种只供人行和脚车用的街道,不难找到。

新旧对比。

色彩艳丽。

城里还有喷泉和小广场。

有些旧房拆了盖新房,有些保持原状,但,都不高。

壁画吸睛

The Poor Relation Grocery Pub. 这家酒吧的名字真是满满故事。

Cork 市内的公园。空气超棒!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部分校园建筑物。校长行政楼在左边。

有历史的校园UCC。

城市内那条李河River Lee,穿过UCC校园。那道桥,连接校内与校外的世界。
桥,由UCC校友们捐赠母校。


Tuesday, May 13, 2025

一支视频,留住一段光阴

女儿在爱尔兰Delkey这个靠海的小镇,有个秘密花园。偶尔她会乘半小时火车从都柏林去那儿透透气,释放课业压力。

四月,我去爱尔兰感受感受她的留学生生活。春天的气温还是很低,摄氏15度的时候,体感却只有摄氏11度。我因此常常围着褐色的围巾出门。

孩子选了天气还不错的一天带我到她的秘密花园坐坐。我们在黄花围绕的一块大山石上,静静俯瞰长长的海岸线。

女儿在秘密花园的“朋友”,是一种褐腹,眼睛绕了一圈白眼线的鸟。那天褐腹鸟也出来和我打招呼。开始还挺腼腆的,跳了出来,很快又飞走。后来,它熟悉了我的存在,不断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出现,还唱了很久很久的歌给我听。真懂待客之道啊!

下面这支视频,所有的鸟鸣都来自那只褐腹鸟。我留住了它的歌声,以及Delkey 呼呼的风声。

#Delkey

#ireland




Sunday, May 11, 2025

捞起来的快乐

今日母亲节,

想记录昨日的事。

正确来说,

是昨日快乐的事。

先生今日出国公干,

昨日带唯一未留学的孩子提前为我庆母亲节。

选了住处附近商场海底捞。

先生:你们为母亲节唱歌祝福吗?

服务员:(为难)不好意思,没有。

先生:那么唱生日歌呢?

服务员:有啊,请问哪位生日?

我带恶作剧的心态指向先生。

先生但笑不语。

服务员:(满脸笑意)好啊好啊!

一小时吃饱喝足之后,

于是有了以下欢乐满满的视频。

我们家附近这间商场海底捞的年轻朋友,

为我们创造过许多快乐记忆。

几乎都是生日。

今次为母亲节,

虽然唱的是生日歌。😅

母亲节,

祝愿大家:

好运常伴。

#别误会

#不是生日



其实店家很贴心,送康乃馨也送蛋糕,还有很海派的欢乐。


Friday, May 9, 2025

骑脚踏车———荷兰老少咸宜的全民运动

昨日写了《相忘与不忘》这篇贴文,很多朋友对荷兰妇人83岁能独自骑脚踏车旅游这事哗然。

这次欧游去了5个国家,发现荷兰国人无论男女,非常明显的平均身高更胜周边国家。这可能与他们日常多以脚踏车代步有关吧。

荷兰国内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论火车或巴士,其实很方便骑脚踏车的人。火车有一整个火车厢可以让骑脚踏车的人以及他们的脚车停放。公共巴士内里也挪有空间,方便将两三辆脚踏车一同装进去,还设有椅子让骑车人士坐。

脚踏车停放的地方也不缺乏。火车站一般都有脚踏车停放场,像汽车parking场一样。

我记得到过一个镇Zaandam ,那是一个很多人转火车的站点,有一栋三层的建筑物,竟然是脚踏车专属停放站,对我而言真是奇观。

马路划有脚踏车行驶道,更不在话下了。

荷兰男女之所以个头高,像我文中所提及的荷兰妇人,八十多高龄也身强体壮,这与长期或自幼骑脚踏车到老,不无关系。

此刻有没有想起我们马来西亚乡村那些有能力骑脚踏车的老年人,是不是也多耳聪目明,身体灵活健壮?

#netherlands

荷兰到处的脚车,都可以制作成明信片景色主题。
右上角和左下角的脚车,后面有一左一右防水的置物袋,很方便。

只要有铁枝,脚车就可能锁在那儿。

这是骑脚车的人,带脚车搭火车的情况。

这张照片不在荷兰拍,而是在卢森堡拍。
要让大家看看脚踏车进巴士的情形。

留意楼梯,脚车可以乘升降机下楼,也可以自己扛下楼。

青色栏杆的,就是我在文中提及Zaandam停泊脚车的建筑物。
平日脚踏车满满,周末就空荡多了。

荷兰的公共交通系统做得很方便。左边红色栏杆的是楼梯,右边是电梯以及升降机。上去三分钟内,就到了其中一个火车站。青色衣服的是送外卖小哥。 题外话,在爱尔兰,外卖小哥都是骑脚车,没有乘摩多的,因为环保之故。

这是Leiden一个火车站附近的脚车停泊站。脚车都有上锁的。

Thursday, May 8, 2025

相忘与不忘

我早已忘了她的名字,却一直记得她。

那天风有点大,日照充足,天很蓝,花田很美。

我拍了我想拍的风景照,静静站在花田边,立在风中,正思索如何可以把那些郁金香和那片花田拍得更有想法。

突然有把声音从后传来,问我可以替她拍几张照否?

转身见到身型魁梧的妇人,满满活力。见到年龄比我大又独自旅行的她,我心生敬佩,毫不犹豫接过她的手机,咔嚓咔嚓按了好几张。

洋人旅途中一般对拍照这事只图个纪念,无啥要求。更何况我是用心为她拍,她自然满意。

过后我们浅浅聊了起来。读到这里,你猜猜她几岁?

妇人从荷兰北部,用脚踏车骑了百多公里(km)路,边骑边玩,这天抵达Lisse 这个地方。荷兰人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以脚踏车代步并不出奇。他们其实可以将脚车搬上去火车或巴士。到站以后,他们又马上可以将脚车搬下来,继续脚踏车之旅。

只是,以妇人的年龄,要将脚踏车推上推下,重量除了脚踏车还包括简单行囊,这就需要点功夫了。

妇人到过马来西亚旅行,见我来自马来西亚,自然格外亲切,还希望在社交媒体加我为友。可是她看起来对网络世界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自是请她不必大费周章。路人相逢,再相忘于江湖,最干脆。

虽说相忘于江湖,然而我总是忘不了她只身骑脚车到处旅游这事儿,好像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一种习惯。旅游与生活,不是二体,而是一体。

旅途中最弥足珍贵,莫过于从一些人身上得到某些启发。

荷兰妇人今年83岁。


妇人为我拍的照片。她说太阳太亮了,她其实看得不太清楚,只能大概拍几张而已。✌️😅


Tuesday, May 6, 2025

欧游Day 27: 爱尔兰都柏林. Delkey

 欧游Day 27: 爱尔兰都柏林. Delkey

都柏林是一个很靠近海的城,海岸线很长,囊括沙滩与断崖。

第一次到都柏林曾经去过Howth,那是一个观悬崖断壁的地方。

这一趟到都柏林去 Delkey。主要从高处看长长的黑沙滩。当然,也可以下到海滩走沙滩或游泳滑浪。四月春天,白天这里的气温经常保持在摄氏10-15度,加上海风海水,体感可能更低。我在这里需要穿冲锋衣,然而当地人有者已经滑浪去了。

孩子住在都柏林一些时日,念书之余也与其他留学生在周末和连假乘火车到这些海岸线郊游走山。

不称爬山,只能叫走山。

一般上这些地方都是沿海小镇,拥有许多住了很久,目前市值很高的旧房子。当然也有新建的豪宅和酒店。

从地方火车站出来以后,先走过住宅和只有一两条短街的小镇,然后就是爬坡路。这些路都修得挺好的,可以让车走,旁边有人行道,脚踏车也可驶行。

沿途皆是他人美丽的私宅,大树庇荫,花卉错落,鸟鸣啁啾。

直至赏景点近了,就不再人工化。然而让人休息一下的木椅子还是会有,都依着地理形势置放。野花野草、灌木丛林、大石头、人走出来的小路,本该如何存在就如何存在。

偶尔会见到铜雕,纪念某些人某些事,或是木椅子上刻下很有意思的文句。

长女在Delkey这个地方,拥有自己的秘密花园。那是一处一般人走山不会留意到的几块隐秘天然山石。这里可以俯瞰远处岛屿、礁石和无边大海,周边长满一丛丛带刺的黄花灌木,是天然屏障。

爱尔兰原生态没有蛇和壁虎。据孩子说也没有蟑螂。否则她不会大胆闯野外独拥小秘境。

孩子很喜欢的,在城里没见过的褐腹小鸟,那天也跳出来和我打招呼呢!不知道是有礼貌,还是被我们带去当午餐的玉米和水果香气吸引来了,靠我们靠得很近而不胆怯。

#明日给大家做个短视频看看小褐腹鸟

孩子的秘密花园。毕业回国以后,该会常常想起这个地方。

“Daedalus Flew “ by Niall O’Neill. 进入景区口见一铜雕,立于1988年。
坚毅的脸部轮廓不禁让人多看几眼。

俯瞰长滩。

火车道沿着山边建。右边礁石击出美丽浪花。

这些灌木黄花在整个爱尔兰不难见到。长期长花。

春天,林里常有紫蓝色的野花

这棵树的造型,像随性扭动的叉子,值得我为它留下一张照片。

紫色的花在绿林里,不特别喧哗,却也特别瞩目

这白花的叶子(请看下图),味道强烈,嗅起来很像包饺子的韭菜。

小小一朵花,给它们特写镜头,那些花里绿色的纹路,是那么美。

Delkey,看海看沙滩礁石,也看远处的草原农耕地。

孩子喜欢静静看很久很久的风景。

这不是我的秘密花园。我只是路过,作状拍张到此一游照片。

“There are some who bring a light so great to the world that even after they have gone the light remains.” ~~Sinead Curtin.



Saturday, May 3, 2025

欧游Day 25 & 26:爱尔兰都柏林

 欧游Day 25 & 26:爱尔兰🇮🇪都柏林

这两天都在这个城耍废。只有在脸书写几个字的时候,以及拍了几张可以“震撼到自己”的照片时,觉得自己不废。😂

记得第一次到都柏林,拿物价兑换成马币,觉得什么都贵。这次游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科隆之后,观察的时间长了,开始觉得这里的物价比起那几国,还是有点亲和力。起码上厕所不必付费0.5-1欧元,上馆子没有所谓白开水,必须要付费喝任何饮料。300ml瓶装矿泉水大概3欧元。爱尔兰这里餐馆提供的虽然是普通tap water,免费tap water 总比那几国要付2欧元的tap water 好喝。😂

不多走一些地方,真的不察觉许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事。

海鸥海鸥真配合。

孩子宿舍附近房子。每家每户都把房子和庭院用心照顾。

女儿宿舍附近一所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ublin .TUD)内保留的古建筑。

同一所大学TUD,校园内新旧建筑相间。这是古建筑。

那天在脸书提到“反移民示威”的区。
左边是教堂,右边篱笆内是爱尔兰教育部。

海报可以对照上图建筑物。

教育部内有一装置艺术:“大手掌”。

竖琴,是爱尔兰🇮🇪的重要标志。

Guinness原产地是爱尔兰。竖琴也是这酒厂的标志。当初会拍这张照片,是觉得酒馆取的名字很有意思:Confession Box。两杯🍻下肚,朋友或空气都可以成为吐真心话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