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中国深圳 宝安国际机场
早上近九点,又见机场滚圆像包了层蛇皮的白色建筑外观。
这个看似一格格的表面,大有乾坤。
Day 1: 中国深圳 宝安国际机场
早上近九点,又见机场滚圆像包了层蛇皮的白色建筑外观。
这个看似一格格的表面,大有乾坤。
过了海关,真正踏足深圳。
不打算匆匆入城,想在机场内溜达溜达,竟让我遇见一家特别的花店。
我先是被一面隐隐约约透着绿色植物的蒙砂玻璃吸引。玻璃面上有几行字:
开间温暖的店
遇见温暖的人
因为“遇见”二字,我还以为是中国一家连锁面馆。反正都来了,就绕店看看它还有什么特别的装潢。
这一绕,不得了,再出现另一面爬满红玫瑰的花墙,留白处镶着:
圳好遇见你。
虽然这句套路话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但在这家店,让人眼前一亮的,正是那个“圳”字。在深圳开一家店,总算不辜负“圳”这个现成的谐音字,可以变的花样。
搞懂了,原来这店不是卖面食的,是卖花的。花店除了卖鲜花,卖一盆盆种得很有个性的绿植,还卖陶艺品。
整个空间属开放式,四面的墙不密封。走着走着,又一面透着店内绿植的蒙砂墙出现:
你逆光而来
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美好
与你相遇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天啊,我已经被这家花店的文案融化了。
店里没人。门口放了电话号码和说明。店主走开一下,如有需要可以根据花卉价格,自己扫二维码付款,然后直接取花。
花店还置有一个透明的,灯光做得透亮温暖的鲜花自动售卖机。我是个常买花的人,评估了一下,觉得售卖机里的花束,很超值。
最贴心的,是花店为购花者列出种种购花的理由:
一束花
迎接您最重要的人
接恋人~~迎接你,心花怒放
接朋友~~友谊如花,重逢如初
接闺蜜~~闺蜜相见,花开满心
接亲人~~亲情如花,温暖归来
接客户~~尊贵如花,欢迎莅临
接领导~~敬意如花,欢迎您回来
过去我送过许多花束,也收过不少花束,有说得出理由的,也有全凭心情怠以说明白的;如今,<花与陶>这家花店已妥妥为我铺陈。
#深圳
#宝安国际机场
#见花如面
浅浅记录一下昨天上AiFM节目的事。
《越夜越爱——聊一下》是AiFM新任台长领导之后,其中一档新的节目内容。季节式的进行,一季为期三个月,每周不同的嘉宾与主持人徐晓芬搭档。嘉宾们皆广播人。
昨天是我上这个节目的第二个月。9月或许会是完结篇。
虽然久不广播,毕竟曾经在这个行业努力浸淫不少年,节奏很快就找回来了。值得欣慰。
昨天晚上说了很多话。最满意的,应该是以下内容:
“ 广播与艺术工作很相似。
音乐、歌曲、文字和脑子里的内容,当这一切都变成声音,再打磨成一种美感听觉记忆,这就是我心中的广播。
具体的描述,就像摊开了画纸,绘染上对的颜色和构图,画作者的故事与情绪形成一股力量,逐渐在纸上晕开,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这是我的广播注脚,酝酿了这些年,终于成型。
#浅记9月20日
朋友在日历上圈起2025年8月20日这一天。她说:“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三能在AiFM听你,是一个月里的其中一个小确幸。”
谢谢给我机会成为你的小确幸。
明晚9-11pm,《越夜越爱—— 聊一下》,我将会和DJ徐晓芬聊:人生的退场哲学。
遥想当年我离开广播这个江湖,退场心理建设做得并不足,结果天天梦见广播台。今日终于放下,倒想聊聊人生各种退场。
晓芬特地请我在明天的节目中,做一件我在退场广播之前会做的事——说一个《睡前小说》。
原本选了近年写的,比较长的一个故事。可是念起来需时9分钟,不是太适合现代“看得见的”,处处是摄像头的广播生态。文章念太久,听众都跑掉了。😅😅 我最后决定用一篇比较短的文字交差。
晓芬为我找音乐和歌曲,她自己也会在明天《越夜越爱》节目中念一首诗,大家交流切磋。
上晓芬的节目,感觉上是去付一场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约会。
明晚(星期三),你,也一起来哦!
#aiFM
#明晚9-11pm
#越夜越爱
要写一篇与荔枝相关的文字很久了。
刚过的周末看了电影《长安的荔枝》,再次催促自己完成书写荔枝的心思。
去年与今年,连续两年荔枝季,我都身处广州与深圳。见到路边水果摊售卖红艳艳的荔枝,自是免不了买一袋尝尝。
妃子笑,名字让人充满想象的荔枝品种。
过去皇帝要尝荔枝,还得劳师动众。百姓官吏使尽办法保鲜荔枝之余,还得动用轻骑操最快的途径将荔枝送到宫廷。那些后宫妃子,还要是皇帝特别宠爱的,不过只能尝那么一颗。
而今的我,能身处岭南,实现新鲜荔枝自由,实属幸运。
当然,荔枝吃过头也可能上火,变成喉咙痛。能吃成这个境地,也堪称凡尔赛了。
如果矜贵的荔枝,从采下到食用,不加任何保鲜处理,最佳赏味期至多三天;那我倒觉得马来西亚盛产的榴莲,赏味期要求更苛刻。
一粒榴莲清晨从树上掉下,倘若晚上还未被剥开食用,每一小时流过,肉质味道口感香气,都会逐渐变质。本来的干包,渐渐变得稠湿;本来密实的果壳,也要裂口微笑,快速氧化一房房的果肉。
即便榴莲经过特别保鲜处理,那些吃过当日从树上掉落的榴莲者,必定能尝出细微的差别。
我看过一个视频,话说一位在中国还挺有知名度的星马歌手,花好几百块钱从商场买了一粒冰冻如石的榴莲,吃之前还得解冻好几小时呢。
好不好吃是另一个问题,最重要是乡愁有价。
今年在广州过端午。一位来自广西的朋友说,端午过后,夏至之前,他家乡的荔枝最好吃。我谷歌了一下,原来妃子笑和白糖罂属于早熟的荔枝品种,夏至之前成熟。夏至之后,就是糯米糍、黑叶、仙进奉、桂味 的天下。
其实广东省有好些郊区有荔枝园供游人现采现吃,乐趣不逊澳洲果园采樱桃和桃子。
观赏《长安的荔枝》,有一幕说到贪官污吏为了讨好皇帝,设想荔枝不离枝干,或可延长其鲜。于是将荔枝园那些需时20载才结果的荔枝树,一一砍下,以马车速送京城。
一棵棵荔枝树,树干断裂的声音,爱植者听了无不心痛。我看着电影画面,思绪飘到劳勿那几座经历几许风雨的榴莲山上。那些猫山王榴莲树,被大肆砍下的声音,想必也让人听了无比心碎。
2022年9月开始,几乎每周,我都会在越洋视讯通话之时,问手机屏幕里的儿子:“你那边几点?”
其实,我自己也可以计算时差,不是相差7小时,就是相差8小时。然而,我总习惯这么问。电话中孩子身处的地方,日光与我们这里明显不同。我们房间外面的天色,乌黑一片;他所在的地方,正值最活跃的下午时分。
有时他边走路去校园或市区,边和我们通电话。背景一栋栋建筑物像走马灯流过,有时候灰蒙蒙下着细雨,有时候蓝天白云。我们这儿,人已半躺床上准备入睡了,忍不住我又问:“你那边几点?”
2025年4月,我终于来到我常问“你那边几点”的地方。更准确的说,我来到那个时间区域,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到爱尔兰。每每到了傍晚夕阳最灿烂的5点钟,我知道在马来西亚的先生和小女儿已结束一天的忙碌,开始另一天新的生活。他们也许早已入睡,也许还贪恋一日留下的余剩时间刷刷手机,但,很快就得休息。
而我这里,夜未开始,处处活色生香。几乎所有店铺或购物中心,5点或6点就下班了。这个时候餐馆和酒吧开始鲜活起来,餐桌已经从室内蔓延,摆到户外了。无论中外皆知夕阳无限好,趁太阳挤出它一日最后的光与热,大家以香槟红酒鸡尾酒对饮,以笑声细语在微冷的空气中流动,致敬美好的黄昏。
我看着快乐的路人,想着已沉睡的马来西亚家人。如果一个人的睡眠基本上是6个小时,稍后凌晨,我准备就寝的时候,我马来西亚的家人就要准备起床上班上学了。
多神奇啊!我来到欧洲,几乎每天都醒着参与了我最爱的家人每一天的睡眠时间。我每一天都与睡眠中的他们同在,只是我没有走进他们的梦里。
在欧洲的我每次与先生电话视讯,从没想过要问“你那边几点?”。我是那么熟悉他的生活节奏,我只在他的夜里给他打电话。
后来,我从欧洲回来马来西亚了,以为“你那边几点?”这个问句不会再出现我和孩子的对话中。
昨日女儿从英国约克(York)致电视讯,让我们在电话中同步看看约克街景。那边阳光灿烂,我不禁又问:“你那边几点?”
谷歌大神科普👇👇
#爱尔兰的时间调整是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凌晨1点(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开始启用夏令时,在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点(爱尔兰标准时间)启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这意味着在3月,时钟会向前拨快一小时,而在10月,时钟会向后拨慢一小时。
#ghent根特
#Belgium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