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5, 2025

报平安

 八月上了Ai FM的直播节目,隔天就飞到中国。一直待到上周五才回国。

这段时间到过深圳、北京和西安。

去深圳,因为幺女在那儿实习了几个月,来到尾声,我到那边帮忙她将一些先前“安家”的日用品断舍离。顺便也冲最后一波的深圳深度生活,生活得像半个当地人。

深圳之后到北京,接在爱尔兰学成的女儿归来,顺便与三个从来没到过北京的孩子们,认识认识北京。

原以为北京呆几天,孩子们可以走马看花一游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天安门、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圆明园等。遇上中国9.3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不易预约入门票,有的入门票预约了也临时通知取消。

我们的心里倒是有点雀跃的,此番不是透过游景点认识中国,而是透过像大阅兵这样重要的活动,从某些细处,看见中国如何将保安做到滴水不漏。我们同时也得像当地人一样,得细细考量乘搭交通工具的路线图,确保不误时不误飞机。

“ 北京,一生之中总也该来几回的 ”,孩子们说。打从幼年,我们夫妻就一步一步带着他们走过好些国家和地方。心心念念想游览的地方,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却能有此看法,如此松弛,我们两老倒也觉得很欣慰。

这次在北京,我们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北京之后,我带着三个成年的孩子来到了西安(古代称长安),追溯中国历史更古老的源头。长安、咸阳、临潼、潼关、临汾、延安等等在《三国演义》囫囵吞枣读过的地名,在文学古籍看过的名字,突然自带光芒亮了起来。“啊!原来你们在这里。”我的内心无比澎湃。

许多古旧的建筑物,还保留在原址。历史文化铺展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上。一朝步入长安(西安),一日读懂千年。

这趟从八月份到九月中旬的行程,我在脸书只发过三篇文字。不是没有书写的兴致,只是我更想每分每秒沉浸式的活在我所在的时空,而不是低下头在手机敲键盘,让很多风景在身边流过。

在酒店开电视,听听新闻报道以怎样的角度看世界时事。没有新闻节目的时候,停留在纪录片也可以了解许多中国当地科技和农耕研究发展情况。即便是一个公益广告,也可以看看拍摄手法和文案铺排。

乘坐交通工具更不必说了。三四个小时的车程,除了偶尔睡着了,否则我不想错过眼前的山河。

好了,我回来了。休息了几天,写几个字,给大家报个平安。❤️🙏

#深圳#北京#西安

先生相隔一年第一次见到学习回来的女儿。

背景板真有意思。含了我们后来参观的景点。

孩子们与爸爸在北京以同游庆生。

北京中轴线2024年7月27日,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北京大兴新机场设的打卡点。

我们飞西安。

讲解员为我们拍的照片。她说自己技术不行,请我们将就将就。
牌匾上的篆书应该是“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